“我们认为,一来,唐宋以来,祈使句末的‘着’与句中动词的语义搭配关系经历了由宽泛到单一的过程,唐宋元时期祈使句末尾‘着’的意义无法用‘持续’‘进行’来概括,而是具有明显的命令、劝告、禁止等语气,而且明代以后又产生了新的用法,该用法也突破了‘持续’的意义。二来,拿现代方言中的‘着’来说,它在祈使句末——尤其当前面是动宾结构或动补结构的时候——与句首的动词距离很远,如神木话‘操心碰了骼子头着’,‘操心把碗打烂着’,‘操心’和‘着’之间还隔着一个动词词组。三来,有些方言中,祈使句末尾‘着’的前面还有其他表体貌的成分,如西南官话的持续体标记‘倒’位于‘着’前。因此难以否认,祈使句末的‘着’就是语气词。不过,这种观点恰好印证了我们关于‘着’与持续体助词关系密切的主张。”[19]
此外,有少量“着”不表祈使,而表“肯定、确认”语气。如:
(8)恶业是门徒自造著,别人不肯与你入黄泉。(《敦煌变文·太子成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