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注意的是,与古典传统相符合,那些在人们心中反社会的欲望源自(狐性的与蛇性的)自然本性,而不能归因于人独有的精神自由。此外,休谟对于通过教育来压制利己主义蔓延的可能性感到非常满意。他认为,虽然“我们自然而然地偏爱自己以及我们的朋友,但我们仍然能够学会从更为公正的行为中取得好处”[21]。
人类的德性可以通过对反利己主义欲望的仁爱理性选择来得到保证,这一信念成为现代思想明确无疑的要素之一。正是在这一信念的基础上,圣西门(Saint Simon)建立了关于“新基督”的构想,而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则将此信念作为其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基石。孔德认为,他发现了一条通过借用与扩展父母之爱就可以使人们走向德性的新途:“家庭之爱引导人从原初的自私状态中摆脱出来,并使他能够最终获得充分的社会之爱。”家庭“完成了那种自然借之为我们臻至社会同情的训练”[22]。但孔德没有察觉到,他的伟大发现受到了以下事实的反驳,该事实是:家庭同样是“另一种形式的利己主义”的源泉,而相对于个体利己主义,后者更是一个巨大的不正义之源。孔德发现了理性原则可以扩大社会同情;然而他没有看到,人类的想象不仅可以超出自然所设定的边界,而且可以强烈地影响自然血亲中那些狭隘忠义之士,使他们转变成为公众社会中无政府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