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宁则把自然主义、象征主义融入现实主义中, 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也有一些作家的创作具有明显的自然主义倾向, 阿尔志跋绥夫(1878—1927)的长篇小说《沙宁》(1907)的同名主人公, 把对享乐的崇拜视为生活的一种宗教或纲领, 把人的全部心愿归结为性欲。整部作品就是由许多有幸或不幸的爱情故事组成的, 确切些说, 是由一系列满意或不满意的色欲关系编织而成的, 其中有不少性关系的细节描写, 人物往往被赋予某种动物性的特点。
从十月革命时期到20世纪20年代, 苏联国内社会矛盾极其尖锐复杂, 文艺思想十分活跃, 文艺领域内的争鸣乃至斗争也异常激烈, 派别林立, 团体丛生, 其中“无产阶级文化协会”[6](1917—1932)、“意象派”[7](1919—1927)、“锻冶场”(1920—1931)[8]、“谢拉皮翁兄弟”[9](1921—1926)、“左翼艺术阵线”(简称“列夫”, 1922—1929)[10]、“山隘派”[11](1923—1932)、“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
(简称“拉普”, 1925—1932)[12]、“构成主义者文学中心”[13]等, 是较有影响的文学团体。“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和“拉普”规模最大, 其理论主张显示出极左文学思潮的逐渐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