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欢迎孟子师徒的到来,王驩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宴会招待。但在来盖邑的过程中,孟子沿途所见尽是灾荒、饥民、饿殍,而盖邑的公署却显得富丽堂皇,现在王驩还设什么女乐款待,这些让孟子一来此地就心有顾虑。
所以孟子来后并没急于施行仁政,而是带领弟子实地考察民风民情,在万章、公孙丑等弟子的陪同下,他本人整日奔波在盖邑的村村寨寨。
盖邑的实际情形是怎么样的呢?这里吏治腐败、贪弊成风,官员当中很少有知礼义廉耻者,而自己要施行仁政首先得要这些人品行高尚、没有私心并大力配合才行得通啊。看了官员,再看看当地的百姓,他们面黄肌瘦、形容憔悴、精神不振,一个个不堪重负的样子。
通过近两个月的考察,孟子认识到,要施行仁政必须自上而下的进行,国君要有坚定的决心,明朗的态度;权贵要坚决支持,热情协助;群臣要意见一致,竭力配合。惟如此,才能上下同心,才能让仁政落到实处。
但孟子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齐宣王还是王驩本人,都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他来此的。尤其是王驩,他本人哪里是想施行仁政,分明是想卸掉包袱,是想看孟子怎么收拾这种乱摊子。倘若自己行仁政有成效了,他就可以贪为己功,自己只是充当了他的进阶之梯而已。倘若自己行仁政失败了,他就会将罪责推到自己头上,从而用事实否定仁政思想,否定儒家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