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样一个最为普遍、外延最广的概念,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哲学中只有“有”可以与之匹配,所以把它译成“有”。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由于在《反杜林论》、《费尔巴哈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把sein和being译为“存在”,于是“存在”成为了这个词的约定俗成的译法。但是,不论是“有”还是“存在”,都没有能够反映出希腊原文on的本质含义,从陈康先生开始,包括吴寿彭、王太庆、汪子嵩、赵敦华等学者都对这个词的译法提出过质疑。1944年,陈康在译注《巴曼尼得斯篇》的过程中,提出estin(即英文中的it is)比中文里外延最广的“有”要大,而且翻译起来文理不通,“存在”虽然文意通了,但在外延上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所以对这样一个不能在中文里找到恰当的对应词的情况下,为了使其含义尽量小的走样,只能采取生硬的直译,即译为“是”。[209]但是,陈康的译法并没有在哲学界得到普遍的认同和推广。
相关影视:泰国摊贩女孩唱歌的电影